查看原文
其他

17岁获得Apple开发者大奖,余铁琳:把改变世界的勇气带给更多女孩

张一力 社会创新家 2022-12-09


撰文 ▏张一力编辑 ▏浮琪琪

“全班,只有我一个女生。”15岁的余铁琳在教室里环顾四周,编程课上,除了她,其他人都是男生。她还是找不到女生来组队做作业。她感到落寞,编程世界何其浩瀚,却少有女生能领略一二。
在全球计算机领域,性别失衡是普遍现象。据美国非盈利组织“Girls Who Code”统计,1995年37%的计算机科学家是女性,而今天却降至24%,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年龄区间是13-17岁。这也是“Girls Who Code”组织成立的初衷——缩小计算机领域不断扩大的性别鸿沟。
看到自己的困惑已有人为之行动起来,余铁琳兴奋地给“Girls Who Code”写邮件,提出建立中国分部的想法。经过评估,成立中国分部无法落地,但在“Girls Who Code”的指导下,余铁琳决定先从打造中国女生编程社区起步。2019年4月,余铁琳为社区取名“Coding Girls”。
目前,Coding Girls已在上海、深圳举办女生编程夏令营,在新疆巴楚地区开展暑期编程支教。“我想助力有意愿的全年龄段女性进入计算机领域,推动科技行业性别平等”, 余铁琳说。
余铁琳,Coding Girls 创始人,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学生开发者大奖获得者

1

编程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




从初三开始,虽然总是一个人参加编程课,但余铁琳对编程的领悟能力超出大多数男同学。17岁那年,她获得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学生开发者大奖,并受邀与苹果总裁库克视频交流。
2020年6月22日,国内凌晨一点,在视频交流会上,13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获奖者各自介绍作品背后旨在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对流行病,减少碳足迹,帮助性侵受害者……
余铁琳的获奖作品是一款剪窗花APP。一次回乡过年间,无意间看到贴在门窗上的手工剪纸窗花,余铁琳萌生用现代科技复活古老传统文化的想法。在这款App上,用户可以选择多种窗花图案和折纸技艺,点击“Cut”即可生成一个数字窗花。
“欣喜地看到他们有远大梦想,并着手改变这个世界。”库克会后发微博说。这次交流会被媒体广泛报道,新闻着重提及余铁琳17岁的年龄,而她本人反应平静,“好像从来不把这次获奖当作人生中多么伟大的事”,Coding Girls团队一员、同样得过WWDC大奖的张紫怡说。
余铁琳倒是对每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印象深刻。从这些故事中,她领会到编程的意义,“编程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而多年来困扰她的一个社会问题与性别有关,是每个身为女性都能体会到的那些因性别而存在的各种偏见与不平等。

这些性别偏见弥漫在各种不易被察觉的细小瞬间。在理科班,遇到教材里较难的部分,老师会不经意地表明,女生学起来可能会有难度,“老师安慰我们说,没关系,女生以后可以去学文科”。
“几乎所有女生都有过类似被施加性别偏见的时刻。”余铁琳说。

2

公益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放大器




如果说编程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余铁琳为这把钥匙加了一个放大器——公益。
对余铁琳这样于国际学校就读的00后而言,“公益”并不是陌生的事物。大多同龄人将公益视为国外留学申请的履历加分项。而余铁琳没有提前准备公益履历,她开始涉足公益,只源于找到了真正关切的性别问题。
余铁琳很早便对女性问题萌生兴趣,一方面来源于身为女生所觉察的偏见与不公平对待,一方面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还是小女孩时,母亲便教导她,女性一定要在经济和思想上双重独立。
“我们身为女性,从来不被鼓励去挑战和冒险,更不被欢迎踏入男性主导的领域。”余铁琳试图以编程公益为入口,来鼓励女性自我探索、自我赋能,用女性的成就来纠正社会的偏见。
在公益领域,父亲是余铁琳的公益启蒙者。她还记得,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在新疆做公益的日子。新疆的夏天很长,在拉长的白日下,父亲与同事们一起往新疆中小学搬书。大人们在前面搬,余铁琳跟在后面跟着搬,将知识传递给新疆的孩子们。
在家里,母亲有意将电视常年调在国际新闻频道。余铁琳从小伴着国际新闻的背景音吃饭、洗漱。她逐渐对国际问题萌生兴趣,想着将来有一天加入联合国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2019年4月,余铁琳开始尝试用公益的方式来搭建中国女生编程社区——Coding Girls。在母亲的推荐下,余铁琳拿着自己写的粗糙计划书,登门拜访上海的一家编程机构。她讲解了Coding Girls的规划,“对方被打动了,表示可以给我一些支持。”
编程机构为余铁琳提供了编程教材和编程教学志愿者。在这个基础上,余铁琳写了一封公开招募信,为Coding Girls这一首个中国女生编程社区招募学员。
按下发送键后,余铁琳内心非常忐忑,每当有报名信息弹出来,她心里一阵雀跃。“其实我真没敢想会有人报名参加。”第一届Coding Girls学员最终确定为16名,其中既有小学生也有全职妈妈。
2019年7月7日,上海静安区一处联合办公室里,16位女生一同开启编程学习之旅。白天,余铁琳和志愿者老师手把手教学员入门编程。对她们而言,编程是她们人生路上的小小冒险,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嘈杂的劝退声音在她们耳旁喧嚣。
在上海静安办公室,女孩们坐在一起上编程课
晚上十点,余铁琳拖着一身疲惫归家,强迫自己打开电脑撰写每日活动推文,尽管好几次她想倒头就睡。
课程间,也有一些学员选择离开,余铁琳不断安慰自己,“不要太失落,这都是正常的。”她调查了部分学员离开的原因,“有的是觉得课程太简单,有的是觉得编程不适合自己。”除了按部就班的志愿者,余铁琳一个人要推进所有工作,她才明白,办一次公益活动并不简单。
两天后,学员数量趋于稳定,余铁琳陪着Coding Girls完成第一次夏令营。尘埃落定后,余铁琳疲累之余感到惊喜,“我好像看到了用公益来打造中国女生程序员社区的雏形。

3

女生的力




上海编程公益夏令营是一个虽然粗糙但鼓舞人的开端。余铁琳随即想要回馈自己的公益启蒙地——新疆,她索性为其设计一个暑期编程支教项目。
余铁琳为项目取名“Hello World”,项目面向新疆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旨在教授学生们用编程向世界问好。
得益于父亲在新疆积累的公益资源,加之上海静安区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巴楚县,第一期“Hello World”项目在此落地。
2019年圣诞,余铁琳在新疆巴楚县调研一周。父亲帮忙牵线搭桥,她与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达成合作,将“Hello World”项目落地三所学校——巴楚二中、巴楚三中与新城小学。
新疆线下,志愿者给同学们解疑答惑
2020年暑假,余铁琳连同招募的海内外22位名校志愿者,一同向350名新疆学生教授编程课程。期间,余铁琳也结识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公益合伙人:蒋曼洁和张紫怡。蒋曼洁曾经是一位前端工程师,而张紫怡和余铁琳同是苹果WWDC开发者大赛获奖者。
巴楚二中的邢萱柏琳跟着“Hello World”项目,从用 Python向世界说“Hello”开始,待项目结束,她已能独立完成一个编程小游戏。“对从接触过编程的学生而言,这个项目很容易让人听懂,进而自己学会怎么应用。”邢萱柏琳说。
志愿者在邢萱柏琳旁查看

次年,“Hello World”项目转向线下,余铁琳与志愿者们一同去了新疆。“新疆的孩子们缺少教育资源与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填补这个资源鸿沟。”蒋曼洁说。
在编程教学外,夏令营开幕闭幕式上,余铁琳反复阐述Coding Girls的理念。“女生也可以学好编程。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是拜伦之女艾达·洛夫莱斯(Ada Lovelace), 苹果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也是一位女性……对女性而言,重要的是勇气的培养,我们女生站在一起,并不孤单,也不必害怕。”
没有停歇,Coding Girls继续扩展新的版图。2020年12月,她们在深圳开办“Python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夏令营。深圳夏令营学员杨诗煜感慨“女生相处太舒服了”,随后也成为Coding Girls的志愿者。
Coding Girls在深圳

目前,Hello World支教项目长期提供在线培训,余铁琳希望每年覆盖一个新城市,发展更多Coding Girls城市负责人。越来越多志愿者汇聚在Coding Girls,她们将这里当做一个推动性别平等的平台和入口。
余铁琳预期团队规模将在未来两年内扩至一百人。想到这意想不到的扩张,余铁琳虽对自己能否胜任管理充满担忧,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停下,唯有卯足劲奋力,才接得住身后注视的目光。
当前,余铁琳就读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在计算机外还修读国际关系与政治、工程与公共政策。“编程这类科技是推动公益的重要力量,而完善的政策与法律则可以校正科技的方向,从而让科技更好地赋能公益进而解决社会问题。”余铁琳说。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巴楚二中的编程学员邢萱柏琳刚高考结束,她将在今年暑期编程支教中担任志愿者。在她的未来里,还有更多关于计算机的美梦。END



 更多内容 何嫄:女性困境背后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失灵用合唱点亮乡村,李克梅:公益是做正确的事,让社会更公正大爱清尘秘书长窦璐:公益是志业,投入了我对社会的理想与抱负汤敏:相向而行——商业向善与善业向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