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语言文学 | 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杜锐峰、苏欣玥等 深度训练营 2022-06-13


记者 | 苏欣玥 冯平 杜锐峰

文字 | 杜锐峰

编辑 | 张蔚婷 陈冬艳 胡世鑫


凌晨四点,天空只泛着些光亮,刘芳廷从床上爬起,心情有些兴奋。东北的早上寒冷异常,她和导师、同学几人会合之后,坐公交车到达解放桥下的旧书市场。虽然离学校并不远,但在这个由本地书商自发形成的旧书市场里鲜有年轻人的身影。


这是三四年前,刘芳廷在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时的经历。师生们把这叫做“淘书”——把喜欢的书本从堆叠的旧书里“淘”出来,讨价还价,带回宿舍。


“因为年岁久远了,它会泛黄,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然后拿到手中一翻,那个纸的响声,听着跟崭新的书是不一样的,它有点儿发脆。”她用了两个“非常”来形容翻开旧书感受,“你会从心里面产生一种非常非常想爱护这本书的感觉。”


刘芳廷对自己本科阶段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很高。在她看来,文学就是“人学”,在不断的向内向外的探索过程中,单纯的喜欢会转化为更清晰的认知,“可以纯粹,也可以复杂,还可以很深沉”,取决于个人。


 制图:杨抒



期待



来自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黄佳敏,父亲和爷爷都是文学爱好者,家里到处是文学书刊——长辈们带着她进行了最早的文学尝试。高一分科时,黄佳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当时的想法是“只要不是去了太差的学校,都会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黄佳敏向往上世纪的复旦中文系的“自由创作、自由批评”的氛围。在她的想象中,汉语言文学是一个“讲审美、讲才情、讲创造“的地方,学习如何鉴赏与创作。


她始终记得一句话:“我们中文系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这句话最早出自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杨晦教授之口。一般理解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学富五车、逻辑思维严谨、充满理性思维的学术研究者。


黄佳敏并没有成为作家的愿望,但这句话还是让她有所介怀。来到复旦之后,一位老师在课上对同学们说:“我们中文系也是培养作家的。”这句话让她精神一振,仿佛从老师认真的样子中得到了某种鼓励。


学生对专业的期待还有更广阔的部分。小曾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学校文学院的院训是“弘文励教,镕古铸今”。她认为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的使命——继往开来,对时代和现实世界施加一些积极的影响。受到一位在联合国妇女署工作的学长的启发,小曾希望未来能到类似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工作。


虽然学生们的期待在现实中常大打折扣,但这些理想化的追求却是学生们喜爱汉语言文学的体现。谈到本专业学生应有的能力和素质时,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周老师的回答是:基本的学习能力,和人文情怀


理想主义在这里不是坏事。就像小曾说的:“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对吧?我们需要多一点调味品。”



落差



喜欢文学和真正研究文学之间,终究有落差。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大致分为两块,汉语言和文学。前者侧重语言和文字本身,学习语言和文字的演变;后者侧重文学理论和历史,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


课程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例如,小学一年级就学过的汉语拼音,现在要以国际音标的形式重新进行学习;还有专门研究文献的古典文献学、研究古汉语词义的训诂学等。


几乎每个人都产生了不适应。先是对缺乏趣味的抵御,小曾细数:汉字学的内容干巴、语言学要背的音标和发音部位难记……总之各有各的枯燥乏味。感兴趣的课程学起来时间飞快,一些不那么感兴趣的课程学起来只觉得度日如年。


再者是对课程的难度感到意外。唐甜甜是小曾的校友,同样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自认为学习能力不算差的她,却在一些非文学的课程上受挫,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感觉“学不懂”。她因此感到更深的失落。


阅读和背记是所有汉语言文学学生逃不过的坎。每一门课,老师都会列出推荐学生阅读的书单,多的有几十上百本,少的也有三四本。虽然老师们对此并不做硬性的要求,但唐甜甜还是会尽可能抽时间去读,她身边的同学也大多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的乐趣减退了许多。“以前都是出于消遣娱乐的态度去读书,现在读书的感觉更加功利了”,唐甜甜需要边读边思考,这段话对应了老师说的哪个理论?我能从这本书里学到哪些内容?目的明确地需要从一本书里得到什么,“这真的是我想要得到的阅读体验吗?”唐甜甜在想。



有些书看完还得背。日常的背记以经典的文学作品、理论为主,《论语》、《诗经》、各朝代主要诗人的诗作等都在此列。部分课程的背记任务可能较重,比如这学期的“李杜精读”这一门课程,黄佳敏需要为此背记大概一万字的李白、杜甫诗歌。


期末考试前的背记则以复习资料为主。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课程期末考的前一天是“奇迹之夜”,同学们大多会为了背上千页的浓缩版文学史而一夜不眠。黄佳敏有过这样的体验:上学期期末,五门专业课接连考试,她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所有的时间全部花在了背书上,“就像高中背文综一样”。


以往的经验不再适用。前段时间,黄佳敏申请了学校的学术项目,是对一个南朝作家的研究。最初她想,只需要把这个作家的作品都找来好好读一读,然后在结果里呈现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可这样根本行不通。


研究都建立在学术史的基础上,“如果我不了解前人的论述,就没办法做出有价值的东西”。黄佳敏认识到,大学时期的创作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凭自己的感性认知来表达自我,而是更多地注重规范、讲实证主义,得有证据和逻辑。


黄佳敏尽力地适应着变化,对这里的喜爱和归属日益增长,但提到一些和自己理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样子的不同时,她也“会觉得有些遗憾”。



挣扎



就读于某211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小绿喜欢文学,“美”是她对文学的最直观印象。互联网上,看作家、哲学家们用充满诗意哲理、千回百转的话语写人生百态、光阴冷暖,打动无数人。她觉得这样很美,充满人文的关怀。


这份文学之“美“曾支撑她度过了很难捱的一段时间,高中紧张的学习压力,和自己精神状态的低迷,都因读书而有了缓解,“在文学中找到了一个释放”。


凭着直觉,小绿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来到这里之后,她却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小绿喜欢各种新事物,所以“受不了要去学各种传统、历史,受不了引经据典的氛围”;她抵触把爱好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想看那些枯燥的专业书”。


不过她也不否认这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在她的同学当中,不乏越来越热爱这个专业的人。


有意思的时刻很少。疫情期间,小绿学习了一门“口语表达“课程。老师时常会布置视频作业来锻炼口语能力,一开始只是在家对着镜头说话;后来就要出门采访,随便在路上抓一位路人;再后来是站在人来人往的景区门口,旁若无人地录视频。许多人以为是电视台来了,躲开镜头跑得飞快。



她说,虽然每次录视频都很尴尬,但录完之后“有一种做坏事的快感”。而且通过跟别人的直接沟通,学完这门课之后她的表达能力也确实提高了,“说话方式改变,普通话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现在微信语音识别都能识别到我说的话了。”她笑着说。


除此之外,小绿很难再想起些别的好玩的事情。对文学之“美”的喜爱把她带到了这里,但似乎很难再支撑到更远的地方了。


写论文要求看不少的专业书,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地看。时间久了,无论小绿看什么书,眼睛都不自觉地朝下方进度条看,明明是看闲书,却“看得跟受刑一样”。


学校有一个“百篇写作”的计划,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一百篇的习作,体裁不限。从前小绿对此比较重视,认为能通过这个计划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是当她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每一次的写作之后,得到的评语只有一个“阅”字,这大大地打击了她对于写作的热情。现在她最喜欢的是写公文。因为公文好操作,可以套模板,小绿无奈地发现“我的思维已经完全脱离了中文”。


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了现在?负面情绪的积累与坚持下去的念头交战,小绿心情复杂,“我觉得,可能就是我的爱不够深而已”。本科毕业后,她计划考研,届时跨考其他专业。


在辅导员李衡看来,耐心和定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的品质,“汉语言文学不仅是学习很多知识,也是在塑造人格,其中需要大家花费大量的时间能力,所以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椅子,稳得住心境。”


已经在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工作三年的刘芳廷,回想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习时,也说:“如果真的喜欢的话,你会觉得这东西会一直发光、发亮,吸引着你不断探索下去。”



跋涉



唐甜甜曾动过转专业的念头,那时她深陷“功利性阅读”带来的失落感中无法自拔,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来到的地方吗?”。直到她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足够深入的学习之后,她才意识到这种新的阅读习惯给她带来的好处。


“更深度的思考,从理论的层面去分析文本、解释文本,可以说是功利的,但绝不仅仅是功利的。”


唐甜甜的舍友徐乎乎表示,“当代思潮与文化批评”是最能打开眼界的课程。阅读大量文献,然后从老师那里接触各种不熟悉的文化思潮,上课之前不觉得,上完这门课“你会发现你之前的认识都局限在体制之内,过于狭隘”。


通过这门课,她真正明白为什么需要做纯粹的理论研究。挖掘历史经验,抽取历史脉络,从过往的事件里抽象出精髓,去接近那些甚少接触却必须回答的问题,“你会有一种和自身所处时代的连接感”。


这些变化带来的不是信念的幻灭,而是更深的成长。她们在漫长曲折的跋涉中,逐渐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有很宽广的一面。人类学、社会学、电影话剧音乐等等都在研究的领域之内,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同时也建立了对外界和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认知。徐乎乎说:“尤其在现在学科互融越来越常见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可以承载很多、或者说无限的可能性。”


小曾的观点类似。她说,中文就是一种迂回的介入社会的工具载体,“其实也非常欢迎那些思路非常活跃的同学去报考和学习。”


“这个专业不仅是去读一些小说“,徐乎乎表示,在广泛接触那么多人的深邃思想,以及科学系统的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你会收获一些更重要的、超乎你的想象的东西:比如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与这个社会相处


她希望外界能真正打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刻板印象:这里没有天天读古文,也没有天天读诗,这里有从大一开始做新闻特稿的、也有做诗词吟唱社团的;有一边研究学术一边做coser的、也有每天汉服jk旗袍洛丽塔穿不重样的。这里有很丰富的人和事,和其他学科专业一样充满活力。


这个地方打碎了徐乎乎的美好幻想,却让她离真实的文学和社会更近了。她说,如果让她再选一次,她还是会选择汉语言专业。


小曾听过这样的故事:上课时,老师给学生念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念到“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时,停下来对学生感慨,你看王小波写得多好啊。小曾喜欢这个故事,“这个专业就是可以创造很多生活因文学变得更有诗意的瞬间”。



“小曾”们的经历,也展示了对文学有着美好想象的一群人,怎样离开池底,从一个朴素、模糊、理想的月亮,走向另一个更加复杂、清晰、真实的月亮。这场艰难的长途跋涉中,人们从一个理想的高地走向另一个理想的高地。区别在于,前者虚幻而空泛,出于纯粹的热情;后者真实可触,由自己砖瓦垒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曾、小绿、徐乎乎、唐甜甜、李衡为化名)



专业介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



就业情况





专业排名




上下滑动查看 
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


本期分享者:


周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 2019级文学院辅导员


刘芳廷

古代文学硕士(2015-2018) 中华书局古联公司编辑

李衡

某211院校 文学院辅导员

小绿

某211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二在读


小曾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二在读


徐乎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二在读

唐甜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二在读

黄佳敏

复旦大学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二在读


本期作者:

杜锐峰

浙江传媒学院 深度营八期成员

冯平

东北师范大学 深度营八期成员

苏欣玥

暨南大学 深度营八期成员


即日起,深度营将推出系列文章,解密各大专业!帮助大家了解各个专业究竟在学什么,以及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情况。


往期推荐:

新闻 | 一问多答,解密新闻人的秃头日常

新闻 | 在这里,多元地了解世界

生物学|一问多答,生物就业到底难不难?

生物学 | “天坑”的另一面

从专业,到就业——这样的心理学是不是你的菜?

对话心理咨询师妮子——这个职业人群的特点,就是低调

心理学 | 理科之外,心有关怀

金融学 | 从“融”汇到贯通

法医学 | 与死者对话,与生者共情


Notice


如果你有熟悉的高中愿意与深度营进行合作,共同为高三学子提供专业分享,欢迎留言。与此同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某个专业,也请在留言区评论,我们将一一为你解密!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在公众号“深度训练营”回复“汉语言”即可获取咨询群二维码。扫码入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将为你解答



专业开箱统筹组:陈冬艳、张蔚婷、施嘉翔、胡世鑫、许愿、施展、唐雨筠、江欣仪


- END -


运营总监|谢 婵

统筹编辑|陈星萌

值班编辑|杨   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