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持续表达|台湾青年在成都做社区营造

天府社创中心 天府社创中心
2024-08-23





6月怡璇跟着罗家德老师来到了天府社创中心做交流,我们好奇怡璇为什么会跨越这么远的距离从家乡台湾来到成都。我们约在她居住的附近见面,边逛边聊,于是有了这一期的持续表达,以下整理自怡璇的叙述。



第一次来成都是十多年前参加某个论坛,刚下动车还蛮惊恐的,被人近身贴着走,心里想着这个城市好奇怪。


论坛散会之后,我在附近散步,在城市漫步中看见有很多茶馆、小公园,看见大家都是比较慢的节奏,我很喜欢这种氛围。所以那次之后对成都一直抱有好感,但一直没有机会再来成都。



读博的时候,知道我的导师罗家德老师有项目在成都,就很开心地申请过来。隔了十多年再到成都,刚开始也不太习惯,有点陌生,毕竟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城市,而现在待久了,已经爱上这里的人文风貌了。


像我们这种上班族或者外来者,如果要进入到一个社区我觉得很不容易,尤其还要参与里面的工作和服务,但是成都好像就有一种自然熟的感觉,你坐在这里,他就把你视为自己人。




成都是一个饮食特别包容的地方,可以用比较宜人的价格吃到各地的美食,有一家如思台北甜品和我家乡的味道特别像。


成都自己的食物还蛮神奇的,就像蛋烘糕,一个小小的饼,里面随便卷点稀奇古怪的东西都特别好吃,虽然第一次吃的时候没有经验,伸手去拿差点被烫到;我还很喜欢吃冰粉,在其他地方其实蛮少看见这种小吃的,可以加各种“有的没的”。



我住的地方离抚琴综合市场很近,经常去那里买食材,有一天我买到了一盒“散装春卷”和“散装调料”,完全打破了我对春卷会事先包好然后淋上料的预设,又刷新了我对食物的认知。老板那时告诉我说“包好你买着其实划不着”,成都真的会把所有人都划归到自己人的范畴。

 

成都还有一家我和同门经常去吃的串串店,在抵达之后和离开成都之前都会去大吃一顿,这对我们来说蛮有仪式感的。还有一家晚上摆摊的路边烧烤,我带罗老师去吃过,不仅味道挺好,地理位置也很奇特。





刚开始我们只是想着秉持学术的态度、精神和视角进入到这个场域进行访谈,不做过多的干预,但是就会发现叔叔阿姨们在访谈过程中 100% 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比如原本只想问叔叔做志愿者的感受,但他就会跟你讲:你知道那个陈阿姨哦~怎样怎样?然后滔滔不绝,非常不可控。不过我们也会由此更真实地了解到社区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我们做问卷的时候,有些视力下降的长辈看的能力比较弱一点,我们就会读给他们听,然后读着读着有位长辈就说“这一道题有问题,应该这样这样写”。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一个刚退下来不久的老干部。你就会觉得真的很可爱,会觉得好像整个城市都在帮助你一样,他们会有质疑精神,会有自己的想法。


上周去访谈一个阿姨,我想着长辈的时间应该还蛮空余,访谈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阿姨突然跟我讲“麻烦访谈快一点,等一下我还要去学航拍课程”。我的天呐,一个60岁的长辈都在学航拍,反观自己生活好像太单调,也对长辈的生活有了新的定义。


住在抚琴这样的老城区,我会经常想要外出活动去了解社区,给自己规定了至少每天要有六千步。我就发现成都有很多类似于修鞋子、修雨伞、缝补衣服的小店,就是匠人精神的这种部分其实很少在我的城市看到。


所以在我过往的认知中,东西坏了就得重买,但是比如伞有很多骨架,只有一根坏掉丢了可惜,不丢又没法修,但是在成都就有各种各样的小店可以修补这些小的问题。



有一次我的鞋子走着走着后跟就掉了,刚好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以修鞋,二楼还有个可以喝茶的小花园,环境很好,以前和罗老师在那里开过组会。



周边还有很多摆满各式各样物品的小店,有人说他们很乱,影响城市美观,可能我从小生长在所谓”整齐“的城市里,建筑排列有序、门店通透明亮,有点看腻了,更喜欢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小店,没事就喜欢逛逛,挑到过一只很实用的草编小包和一台小的电扇。






我觉得我回不去,不是不想回去,家乡是大多数人都想回去的地方。但回不去的原因之一首先是家人都在大陆了,我妹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小孩,我妈退休后也待在了上海。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给我很大空间去发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不是那种坐以待毙或者躺平个性的人,我坐不住。这里的主管也会给你无限的天空,当然会有边界,但是给你创造的范围非常大。有时候可能经济资源不一定保证,但是都会全情全力地去支持我想做的事情,甚至没有资源也会帮我四处找资源。


在台湾就比较难,因为上面有一个主管,主管上面还有个主管,一层又一层。回台湾工作的那段时间,想尝试的创意不让做,只是说“我们过往都这样做,你照着做就好了”,或者有前人的失败经验就觉得这个经验已经被“验证”过了,但是我是觉得那个年代不行,不代表这个年代不行,背景文化是会变的,人也是会迭代更新的



同样的方案在大陆实施,主管会说很好,立即就去执行,资源的配置都会同步给到。这里的氛围很乐意让我去尝试新的东西,即使是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所以你问我会不会想回去,会,因为毕竟是家,我从出生直到研究生念完都一直是在台湾,但是真的很难回去。





幼儿园的时候爸妈都比较忙,就在外婆家住。每逢过年的时候就会买餐盒去包盒饭,一盒一盒地包好拉去火车站发给流浪汉。外公是做工业小工厂的,他会去改装小车,改装成那种可洗澡的车,让他们可以吃饱饭干净地度过春节。


台湾921大地震的时候,我妈在公益组织机构做人事主管,响应救灾号召,从台北搬到受灾区。这个转变,让我与同龄层的朋友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差异,我的周末生活,总是与社工人员一同家访、配送物资、协助团体辅导开展等。


这些家访、救灾经历让我更加了解受灾区的真实状况,窥探经历创伤后,人们的韧性与勇气,同时也了解到社会资源分配的界限。



灾区的工作结束后,我妈也换了一个为偏远地区的小朋友做课后辅导的单位,主要是大学生志愿去做辅导,大学生期末考试周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妈也会让我教这些小朋友。


我们从小就这么生活过来,所以关于什么时候进社区或什么时候出社区,这对我来说不是说专门培养出来的,而是自然自发的,我就觉得好像这就是该做的事



罗老师认识我之后,会觉得我比较不一样,在社区会和叔叔阿姨们自然地对话互动起来。我觉得这是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原因,我身边一起长大的朋友可能会被逼着学习,会被强调说只要管好自己的作业就行了,不要去涉猎太多其他的东西。但我就是会看不下去,净整一些“有的没的”。


我们团队做了一个可以让社区营造活动更便于记录的小程序,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小程序记录,后台会通过大量的记录数据形成大数据库,生成一张社区关系图,主要包含不同人群的活动偏好。这个小程序的作用譬如说一个奶奶跌倒了,社区联络不到家人,就可以通过后台去找平时关系紧密的人,这些人可能跟奶奶家人有某种程度上的互动,由此可以联系到家人。这个数据库还可以进一步地帮助社区整理资料。



但是在做到一个多月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参加活动还需要记录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就启用一些鼓励的机制,利用“时间银行”做积分兑换服务,譬如理发。这也是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去思考的课题。


我觉得在成都虽然说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居民会给我们建议,这个要怎么改会更好、怎么改他们会更愿意接受,我们就有一个切口可以去完善。


聊到这里,关于台湾和成都社区营造的区别,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居民的主体意识很不一样。我觉得成都有很好的土壤,居民自主意识会慢慢地去产生变化。



走社区的时候认识一位做高定旗袍几十年的叔叔,退休后闲不下来,经常去社区做志愿服务给人缝缝补补,最多收一点工本费。还有一位磨刀的大爷去社区给人上门磨刀,这样的人渐渐多起来的话,社区整体是会慢慢活跃起来的,居民的自治意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促进成长起来的。



闲聊的时候,怡璇说天府社创中心一楼有一只她很喜欢的熊猫,拜托我们要了蓉城社区淘的联系方式,如愿收到后给我们发送了一张活泼的合照。






“持续表达”是天府社创中心响应《成都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政策而建立的支持青年群体为社会创新发声栏目。

青年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创新支持的对象。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让青年群体积极发声,自我表达关注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推动青年与社会共成长


如果你是青年并想表达
可以“扫我发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府社创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