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感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片(速福达)中文说明书

感染治疗 离床医学
2024-08-29

玛巴洛沙韦片(速福达)中文说明书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中文说明书
流感后肺炎的细胞因子风暴及免疫治疗
甲型流感合并肺炎影像学与疾病严重程度参数的相关性
流感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的免疫学机制
流感相关性曲霉感染的诊治
流感季节重症肺炎救治观念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
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脑炎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病毒血症的相关研究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流感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2023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季节性流感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研究概述
流感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甲型流感病毒与细菌、病毒发生共感染及机制
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区别!
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与诊断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流感嗜血杆菌是如何被发现?和流感是一回事?

【通用名称】玛巴洛沙韦片
【商品名称】速福达®Xofluza®
【英文名称】BaloxavirMarboxilTablets
【汉语拼音】MabaluoshaweiPian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是玛巴洛沙韦。

化学名称:[[(12aR)-12-[(11S)-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硫杂䓬-11-基]-3,4,6,8,12,12a-六氢-6,8-二氧代-1H-[1,4]噁嗪并[3,4-c]吡啶并[2,1-f][1,2,4]三嗪-7-基]氧基]甲基碳酸甲酯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7H23F2N3O7S

分子量:571.55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浅黄色的椭圆形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浅黄色。

玛巴洛沙韦片20mg:一面凹刻有“772”字样,另一面凹刻有“20”字样。

玛巴洛沙韦片40mg:一面凹刻有“BXM40”字样。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包括既往健康的患者以及存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

【规格】(1)20mg;(2)40mg

【用法用量】

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参见【药代动力学】)。应避免本品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如,钙、铁、镁、硒或锌)同时服用。

本品适用于成人和青少年(≥12岁),基于体重的给药方案如表1所示:

1.基于体重的给药方案

剂量调整:不建议降低本品的剂量。

肾功能损害: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研究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的患者中,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肾功能对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尚未评价重度肾损害对玛巴洛沙韦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肝功能损害:无需调整轻度(Child-PughA级)至中度(Child-PughB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用药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尚未在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对本品进行研究。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

本品的总体安全性特征基于19项临床试验中2598例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的数据。其中成人和青少年受试者2272例,儿科受试者(<12岁)326例。

流感的治疗

安全性特征基于在成人和青少年患者中开展的3项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的合并数据(研究1518T0821、1601T0831和1602T0832),这3项研究中共1640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这些患者包括既往健康的成人和青少年,以及发生流感相关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老年患者和慢性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334例患者(81.3%)为≥18岁至≤64岁成人,209例患者(12.7%)为≥65岁成人,97例患者(5.9%)为青少年(≥12岁至<18岁)。其中,1440名患者接受40mg和80mg剂量的本品,各100名患者接受10mg或20mg剂量。高危患者与既往健康成人和青少年的安全性特征类似。

表2列出了在3项临床试验中,接受本品治疗的成人和青少年受试者中发生率至少为1%的不良事件(不考虑因果关系)。

2.急性无并发症流感3项临床研究中,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中发生率至少为1%的不良事件

上市后经验

在本品上市后使用期间,发现以下不良反应。由于这些反应是自愿报告,其来源的人群大小未知,所以无法可靠估计其发生率或确定其与本品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

全身:面部、眼睑或舌头肿胀、发音困难、血管性水肿、速发过敏反应、速发过敏反应性休克、类速发过敏反应。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皮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

胃肠系统疾病:呕吐、血性腹泻、黑粪症、结肠炎。

精神病:谵妄、行为异常和幻觉。

【禁忌】本品禁用于已知对本品或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

【注意事项】

超敏反应:在本品的上市后用药经验中报告了速发过敏反应、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病例。如果发生或疑似发生类似过敏的反应,应给予适当的治疗。本品禁用于已知对本品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参见【不良反应】和【禁忌】)

细菌性感染的风险:没有证据表明本品对除流感病毒以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效。严重细菌性感染可能以流感样症状起病,与流感并存或作为流感并发症出现。没有证据表明,本品可防止发生此类并发症。处方医师应警惕潜在的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并在合适时给予治疗。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尚未开展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其他:流感病毒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诸如病毒类型或亚型、出现耐药性或病毒毒力变化等因素可能削弱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获益。在决定是否使用本品时,应考虑有关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药敏性的可用信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生育力:动物研究中未观察到本品对生育力有影响(参见【药理毒理】)。

妊娠期用药:尚未在妊娠女性中进行充分且对照良好的临床研究。本品对妊娠女性的潜在风险尚未可知。妊娠期内应避免使用本品,除非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在动物繁殖研究中,玛巴洛沙韦口服给药的暴露量约为最大推荐人体剂量(MRHD)下巴洛沙韦全身暴露量的5倍(大鼠)和7倍(家兔)时,大鼠或家兔中未观察到对发育的不良影响。给予妊娠家兔高剂量水平本品,引发母体毒性,导致家兔流产,轻微骨骼异常发生率增加,但无致畸性。在大鼠中未见此类效应(参见【药理毒理】)。

生产和分娩:目前尚未确立本品在生产与分娩时的用药安全性。

哺乳期用药:尚不清楚本品及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是否会分泌至人乳汁中。进行1mg/kg用药时,本品或其代谢物分泌至哺乳期大鼠乳汁中。

因此,应在考虑了本品对哺乳母亲的潜在获益以及对婴儿的潜在风险后,做出停止哺乳或启动本品治疗的决定。

【儿童用药】

目前尚无12岁以下中国儿童使用本品的数据。已在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为40kg的儿童患者中确定了用本品治疗急性单纯性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见【临床试验】)。对于≥12岁患者,用法用量参见【用法用量】。

【老年用药】

已有本品治疗年龄≥65岁且体重至少为40kg的老年流感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见【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和【药理毒理】。

【药物相互作用】

预期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与细胞色素P450(CYP酶)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酶抑制剂、或肠道、肾脏或肝脏转运剂之间无临床显著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对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的影响

含多价阳离子制剂可降低巴洛沙韦的血浆浓度。本品不应与含多价阳离子泻药或抗酸药、或含有铁、锌、硒、钙、镁的口服补充剂一起使用。

伊曲康唑是一种P-糖蛋白(P-gp)抑制剂,可使巴洛沙韦的Cmax和AUC0-inf分别增加1.33倍和1.23倍。这些增幅被认为无临床意义。

丙磺舒,一种UGT酶抑制剂,使巴洛沙韦的Cmax和AUC0-inf分别降低了21%和25%。这些降幅被认为无临床意义。

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对其他药物的影响

体外研究中,在临床相关浓度水平下,本品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并不会对以下任何CYP或UGT家族同工酶产生抑制作用: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UGT1A1、UGT1A3、UGT1A4、UGT1A6、UGT1A9、UGT2B7和UGT2B15同工酶。体外研究中,在临床相关浓度水平下,本品和巴洛沙韦并不会对CYP1A2、CYP2B6、和CYP3A4产生显著诱导作用。体外转运体研究中,在临床相关浓度水平下,本品和巴洛沙韦均抑制外排转运蛋白(P-gp)。巴洛沙韦而非本品抑制BCRP。

体外转运体研究表明,巴洛沙韦对转运体的抑制效力较弱,预期巴洛沙韦在体内对OATP1B1、OATP1B3、OCT1、OCT2、OAT1、OAT3、MATE1、或MATE2K等转运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预期巴洛沙韦和作为这些转运体底物的药物之间无相关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40mg本品单次给药并不会对咪达唑仑(一种CYP3A4底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表明本品或巴洛沙韦预期并不会影响以CYP3A作为底物的合并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80mg本品单次给药并不会对地高辛(一种P-gp底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表明本品或巴洛沙韦预期并不会影响以P-gp作为底物的合并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80mg本品单次给药使瑞舒伐他汀(一种BCRP底物)的Cmax和AUC0-inf分别下降了18%和17%。这些降幅被认为并不具有临床意义,表明本品或巴洛沙韦预期并不会对以BCRP作为底物的合并用药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与疫苗的相互作用

尚未评价本品与鼻内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同时使用的情况。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抑制LAIV的病毒复制,从而降低LAIV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尚未评价流感灭活疫苗与本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临床经验:收到来自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经验的本品用药过量报告。在报告药物过量的大多数病例中,未报告不良事件。由于与不良事件相关的过量用药病例数目有限,不足以确定过量用药可能引起的症状。

管理:无已知的本品特效解毒剂。若发生用药过量事件,应基于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启动标准支持性医疗护理。

由于血清蛋白结合率较高,透析不可能大量去除巴洛沙韦。

【临床试验】

流感的治疗

既往健康的成人和青少年患者

研究1601T0831:研究1601T0831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和活性对照研究,本研究旨在既往健康成人和青少年(年龄≥12岁至≤64岁)流感患者中评价本品单次口服给药对比安慰剂或奥司他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2016-2017年北半球流感季节,共有143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并接受治疗。患者基于体重(分别<80kg或≥80kg)随机接受40mg或80mg本品治疗,奥司他韦75mg每日两次持续5天治疗(若年龄>20岁)或安慰剂治疗。本研究中的主要的流感病毒株为甲型流感病毒H3亚型(84.8%至88.1%),其次是乙型(8.3%至9.0%)和甲型H1N1pdm亚型(0.5%至3.0%)。主要有效性终点为至症状(咳嗽、咽痛、头痛、鼻塞、发热或寒战、肌肉或关节痛及疲乏)缓解时间。观察到本品对比安慰剂的主要终点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参见表3。

3.既往健康的流感患者中的至症状缓解时间(本品与安慰剂比较)

CI:置信区间

本品治疗组与奥司他韦治疗组相比,至症状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53.5hvs53.8h),参见表4

4.既往健康流感患者(≥20岁)至症状缓解时间(本品与奥司他韦比较)

CI:置信区间

次要终点包括退热时间和基于培养评估的至病毒排毒停止时间(通过病毒滴度测定)

退热:在研究药物给药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本品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更快。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的退热中位时间为24.5小时(95%CI:22.6,26.6),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为42.0小时(95%CI:37.4,44.6)。观察到本品治疗组对比奥司他韦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无差异。

抗病毒活性: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显示出病毒滴度迅速降低。本品治疗组至病毒排毒停止的中位时间(通过病毒滴度测定)为24.0小时(95%CI:24.0,48.0),而奥司他韦治疗组为72.0小时(95%CI:72.0,96.0),安慰剂组为96.0小时(95%CI:96.0,96.0)。

儿童患者:该研究为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为40kg的儿童患者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支持。在该项III期试验中,117例12~17岁的青少年被随机分组并接受本品(N=76)或安慰剂(N=41)治疗。发生流感的12~17岁青少年中,本品(N=63)或安慰剂(N=27)组的至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分别为54.1小时(95%CI:43.5,80.7)和92.7小时(95%CI:64.1,118.0),与总试验人群中观察到的结果具有可比性。青少年中报告的不良事件与成人中报告的不良事件相似。

研究1518T0821:该项II期研究旨在既往健康成人(年龄≥20岁至≤64岁)流感患者中评价本品单次口服给药对比安慰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2015-2016年北半球流感季,日本共40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本品3个剂量(10、20或40mg)组或安慰剂组接受治疗。主要流感病毒株为甲型H1N1pdm亚型(61%至71%),其次为乙型(21%至24%)和甲型H3N2亚型(5%至13%)。

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剂量组至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显著较短(p<0.05)。40mg剂量组至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为49.5小时(95%CI:44.5,64.4),而安慰剂组为77.7小时(95%CI:67.6,88.7)。

退热: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剂量组退热的中位时间显著降低。40mg剂量组的中位时间为28.9小时(95%CI:24.5,34.7),而安慰剂组为45.3小时(95%CI:35.6,54.0)。病毒终点结果与研究1601T0831一致。

高风险患者

研究1602T0832:研究1602T0832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和活性对照研究,该研究旨在流感并发症(例如,哮喘或慢性肺病、内分泌疾病、心脏病、年龄≥65岁、代谢性疾病、病态性肥胖)高风险的成人和青少年(年龄≥12岁)流感患者中评价本品单次口服给药对比安慰剂或奥司他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将共2184例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单次口服40mg或80mg本品(根据体重40kg至<80kg或≥80kg)、每天两次奥司他韦75mg共5天或安慰剂治疗。本研究中的主要流感病毒为甲型H3亚型(46.9%至48.8%)和乙型(38.3%至43.5%)。主要有效性终点为至流感症状(咳嗽、咽痛、头痛、鼻塞、发热或寒战、肌肉或关节痛及疲乏)改善时间。观察到本品对比安慰剂的主要终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参见表5

5.至流感症状改善时间(本品与安慰剂比较)

本品治疗组与奥司他韦治疗组相比,至流感症状改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3.2hvs81.0h),参见表6

6.至流感症状改善时间(本品与奥司他韦比较)

病毒亚型:对于甲型H3亚型病毒感染患者(主要病毒株),本品治疗组至流感症状改善中位时间短于安慰剂组,但与奥司他韦治疗组相比时并非如此(参见表7)。在乙型病毒感染患者亚组中,本品治疗组至流感症状改善中位时间短于安慰剂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

7.按流感病毒亚型列出的至症状改善时间

退热:研究药物给药后,本品治疗组中发热的患者比例减少速度比安慰剂组更快。本品治疗组的退热中位时间为30.8小时(95%CI:28.2,35.4),而安慰剂组为50.7小时(95%CI:44.6,58.8)。观察到本品治疗组与奥司他韦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本品治疗组流感相关并发症(死亡、住院、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或肺炎)的总发生率为2.8%(11/388例患者),而安慰剂组为10.4%(40/386例患者),奥司他韦治疗组为4.6%(18/389例患者)。本品治疗组的流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分别为1.8%和6.0%)和鼻窦炎(分别为0.3%和2.1%)发生率更低所致。

本品治疗组需要系统性抗生素用于流感继发感染治疗的患者比例(3.4%)低于安慰剂组(7.5%),且这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本品治疗组需要接受系统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比例与奥司他韦治疗组患者比例(3.9%)相当。

抗病毒活性:本品治疗组流感并发症高危患者显示病毒滴度快速下降,至病毒排毒停止时间显著缩短。本品治疗组至病毒排毒停止的中位时间(通过病毒滴度测定)为48小时,而安慰剂组和奥司他韦组为96小时。

儿童患者:该试验为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为40kg的儿童患者提供了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支持,其中,在该试验中,有38例12~17岁的青少年被随机分组并接受本品(N=21)或安慰剂(N=17)治疗。在数量有限的发生流感的12~17岁青少年受试者中,接受本品(188.3小时(95%CI:52.8,NE))或安慰剂(191.5小时(95%CI:44.8,223.9))治疗的患者(分别为N=13和N=12)的至流感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相似。青少年中报告的不良事件与成人中报告的不良事件相似。

65岁老年患者:该研究中209例(29%)受试者的年龄为65岁及以上。本品组(N=112)中65岁及以上的受试者中至流感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为70.0小时(95%CI:62.4,85.3),安慰剂组(N=102)的中位时间为87.8小时(95%CI:69.6,102.1)。在此人群中观察到的安全性特征与总试验人群中报告的情况相似,恶心除外,老年受试者中恶心报告率为6%,而18~64岁的受试者中报告率为1%。

临床开发期间的耐药监测

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甲型流感病毒分离株PA蛋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I38T/F/M/N位点氨基酸替换时,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超过10倍;乙型流感病毒分离株PA蛋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I38T位点氨基酸替换时,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超过5倍。这种敏感性降低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在临床研究中未发现任何治疗前分离株发生与对巴洛沙韦敏感性降低有关的氨基酸替换。处方医生在决定是否使用本品时应考虑关于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性和治疗效果的可用监测信息(例如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既往健康患者中开展的III期研究中(1601T0831),本品治疗组370例流感感染患者中,有36例(9.7%)检出PA/I38T/M。在高危患者III期研究中(1602T0832),本品治疗组290例流感感染患者中,有15例(5.2%)检出PA/I38T/M/N。

交叉耐药性:未发现可使得巴洛沙韦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例如,帕拉米韦、奥司他韦、扎那米韦)之间出现交叉耐药性的单一氨基酸替换。但病毒可能携带与巴洛沙韦药物敏性降低相关的PA蛋白氨基酸替换,亦可能携带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敏性降低相关的氨基酸替换,从而表现为对这2类抑制剂的药物敏性降低。尚未确立表型交叉耐药性的临床相关性评价。

免疫原性

免疫应答:尚未开展流感疫苗与本品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天然获得性和实验性流感研究中,本品治疗未损害感染后正常的体液抗体应答。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前药,通过水解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发挥抗流感病毒活性。巴洛沙韦抑制聚合酶酸性(PA)蛋白(病毒基因转录所需RNA聚合酶复合物中的一种流感病毒特异性酶)的核酸内切酶活性,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在一项PA核酸内切酶试验中,巴洛沙韦对甲型流感病毒的50%抑制浓度(IC50)为1.4至3.1nM(n=4),对乙型流感病毒为4.5至8.9nM(n=3)。对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的病毒在PA蛋白上发生了氨基酸置换。

抗病毒活性

在MDCK细胞空斑减少试验中,确定了巴洛沙韦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实验室病毒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抗病毒活性。巴洛沙韦对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中位50%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3nM(n=31;范围:0.20-1.85nM)、0.83nM(n=33;范围:0.35-2.63nM)和5.97nM(n=30;范围:2.67-14.23M)。在MDCK细胞病毒滴度下降试验中,巴洛沙韦对甲型H1N1及甲型H3N2流感病毒、甲型H5N1及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90%有效浓度(EC90)范围分别为0.46至0.98nM、0.80至3.16nM、2.21至6.48nM。细胞培养物中的抗病毒活性与人体临床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尚未确定。

耐药性

细胞培养:在持续增加巴洛沙韦浓度的情况下,通过对细胞培养中病毒连续传代,选择出对巴洛沙韦药敏性降低的甲型流感病毒分离株。在病毒RNA聚合酶复合物的PA蛋白中发生的氨基酸置换I38T(A/H1N1和A/H3N2)和E199G(A/H3N2)导致甲型流感病毒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

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发现了细胞培养中对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的给药后相关位点发生氨基酸置换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表8)。在3项临床试验中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给药后氨基酸置换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7%(5/182)、11%(39/370)和5.5%(16/290)。

8.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PA氨基酸置换

交叉耐药性:由于病毒蛋白靶点不同,预计巴洛沙韦与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或M2质子泵抑制剂(金刚烷胺类)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巴洛沙韦对NA抑制剂耐药病毒株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携带NA/H275Y突变的甲型H1N1和甲型H5N1病毒株、携带NA/E119V和NA/R292K突变的甲型H3N2病毒株、携带NA/R292K突变的甲型H7N9病毒株、携带NA/R152K和NA/D198E突变的乙型流感病毒株。NA抑制剂奥司他韦对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的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携带PA/E23K或PA/I38F/T突变的甲型H1N1病毒株、携带PA/E23G/K、PA/A37T、PA/I38M/T或PA/E199G突变的甲型H3N2病毒株,携带PA/I38T突变的乙型流感病毒株。流感病毒可能同时携带与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PA氨基酸突变和与NA抑制剂及M2质子泵抑制剂耐药性相关的突变。表型交叉耐药性评价的临床相关性尚未确立。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玛巴洛沙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在体外和体内遗传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微核试验和啮齿类动物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在大鼠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试验中,雌性大鼠自交配前2周至妊娠第7天、雄性大鼠自交配前4周至交配期间给予玛巴洛沙韦20、200或1000mg/kg/天,未见对生育力、交配行为或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最高剂量下药物系统暴露量(AUC)约为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的5倍。

大鼠自妊娠第6天至第17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20、200或1000mg/kg/天,兔自妊娠第7天至第19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30、100或1000mg/kg/天。大鼠最高剂量达1000mg/kg/天[巴洛沙韦系统暴露量(AUC)约为MRHD下暴露量的5倍]未见对胚胎/胎仔的不良影响。兔在母体毒性剂量(1000mg/kg/天,19只妊娠动物中2只流产)下可见胎仔骨骼变异。中剂量(100mg/kg/天,巴洛沙韦系统暴露量(AUC)约为MRHD下暴露量的7倍)下未见对兔产生母体毒性或胚胎/胎仔不良影响。

在围产期毒性试验中,大鼠自妊娠第6天至产后/哺乳期第20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20、200或1000mg/kg/天(高剂量下母体巴洛沙韦系统暴露量(AUC)约为MRHD下暴露量的5倍),子代未见明显影响。

在哺乳期试验中,泌乳大鼠在产后/哺乳期第11天经口给予玛巴洛沙韦(1mg/kg),巴洛沙韦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可分泌至乳汁中,乳汁中在给药后2小时达到最高药物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倍。

致癌性

尚未开展玛巴洛沙韦的致癌性研究。

【药代动力学】

口服给药后,主要通过芳基乙酰胺脱乙酰酶作用,在胃肠道、肠上皮细胞和肝脏中本品大量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本品血浆浓度极低或低于定量检测限(<0.100ng/mL)。

日本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参见表9。高加索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参见表10。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或80mg本品后(不基于体重给药)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参见表11

9.日本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

a中位值(最小值、最大值)

10.高加索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1612T081C

11.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40mg80mg本品后(不基于体重给药)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参数总结

采用非房室分析推导参数。

数值以几何平均值(几何CV%)表示

a中位值(最小值-最大值)。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受试者的总体PK特征与之前在I期研究中亚裔健康受试者以及关键III期研究(T0831和T0832)中亚裔患者观察到的结果相似。

吸收

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巴洛沙韦的血浆浓度达峰时间(Tmax)约为空腹服药后4小时。尚未确定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食物效应:健康志愿者空腹和餐后(约400~500kcal,其中150kcal来自脂肪)接受本品给药的食物效应研究表明进食状态下巴洛沙韦的Cmax和AUC分别下降48%和36%。在进食状态下Tmax未发生变化。在流感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本品与或不与食物同服,没有观察到临床相关的疗效差异。

分布

在体外研究中,巴洛沙韦与人血清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的结合率为92.9%至93.9%。单次口服80mg本品后,高加索患者中的巴洛沙韦表观分布容积约为1180升,日本受试者中为647升。

代谢

体外研究表明胃肠道、肠上皮和肝脏中本品至巴洛沙韦的转化主要基于芳基乙酰胺脱乙酰酶进行,而巴洛沙韦主要通过UGT1A3代谢,CYP3A4的作用较小。

在人体质量平衡研究中,单次口服40mg[14C]标记本品后,巴洛沙韦占总放射性血浆AUC的82.2%。也在血浆中检出巴洛沙韦葡糖苷酸(总放射性血浆AUC的16.4%)和(12aR、5R、11S)巴洛沙韦亚砜(总放射性血浆AUC的1.5%),确认本品通过酯水解进行体内代谢以形成巴洛沙韦,巴洛沙韦随后代谢形成亚砜和一种葡糖苷酸。

排泄

本品和巴洛沙韦在人体中主要通过粪便途径排泄。单次口服40mg[14C]标记的本品后,粪便中排泄的总放射性物质占总给药放射性剂量的80.1%,尿液中排泄14.7%。经尿液排泄的巴洛沙韦量为总给药剂量的3.3%。

清除

本品单次口服给药后,高加索患者中巴洛沙韦的表观终末消除半衰期(t1/2,z)为79.1小时,日本受试者中为93.9小时,参见表8和9。

线性/非线性

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本品后,在6mg至80mg剂量范围内显示出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

体重: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体重是一个显著协变量,随着体重增加,巴洛沙韦暴露量下降,因此,成人和儿童患者均应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成人和青少年中,体重40kg至<80kg患者的剂量为40mg,体重≥80kg患者为80mg。当按推荐的基于体重的方案给药时,在各体重组之间未观察到暴露量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差异。

性别: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性别对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无影响,无需根据性别进行剂量调整。

人种: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除体重之外,人种是巴洛沙韦表观清除率CL/F的显著协变量,非亚洲裔中巴洛沙韦暴露量比亚洲裔中暴露量降低约35%。当按推荐剂量给药时,这项差异无临床意义,故无需基于人种进行剂量调整。

年龄:一项利用1-64岁受试者临床试验中的血浆巴洛沙韦浓度进行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对于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年龄不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协变量。

儿童人群:在1至<12岁患儿中收集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数据表明,体重调整后的给药方案(体重<20kg时,2mg/kg;≥20kg时,40mg)与成人和青少年40mg剂量的巴洛沙韦药物暴露水平相似。

尚未确定本品在<1岁患儿中的药代动力学。

老年人群:采集的≥65岁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与年龄≥12岁至64岁患者的巴洛沙韦药物暴露量类似。

肾功能损害: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研究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的患者中,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肾功能对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尚未评价重度肾损害对玛巴洛沙韦或其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透析不可能大量去除巴洛沙韦。

肝功能损伤:中度肝损害(Child-PughB级)患者相较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巴洛沙韦Cmax和AUC几何均值比(90%置信区间)分别为0.80(0.50-1.28)和1.12(0.78-1.61)。由于中度肝损害(ChildPughB级)患者对比正常肝功能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巴洛沙韦药代动力学特征无临床显著性差异,因此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尚未评价重度肝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贮藏】密闭,不超过25℃保存。

【包装】铝塑包装。120mg2/盒;(240mg1/盒;2/盒。

【有效期】48个月

【执行标准】

20mg规格:进口注册标准JX20200051

40mg规格:进口注册标准JX20210043

【批准文号】

20mg规格:国药准字HJ20210027

40mg规格:国药准字HJ20210028

【上市许可持有人】

名称:RochePharma(Schweiz)AG

注册地址:Gartenstrasse94052Basel,Switzerland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ShionogiPharmaCo.,Ltd.

生产地址:2-5-1,Mishima,Settsu,Osaka566-0022,Japan

【包装厂】

名称:SharpPackagingServices,LLC

地址:22-23CarlandRd,Conshohocken,PA19428,USA

【境内联系机构】

名称: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龙东大道1100号

邮政编码:201203

咨询电话:800-820-8780(固话)或400-420-8780(手机)(人工接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传真号码:021-50801800

好记性不如点个赞!收藏起来以防忘记哦!
小师妹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离床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