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一群博士硕士在仙桃下田


卷起裤腿,赤脚下田
4月16日仙桃再生稻“科技小院”育苗基地里“95后”女博士杜缠缠再次来到她的“田间实验站”开启新一轮课题研究

      

拨开一株株翠绿秧苗,杜缠缠细细端详。读研前从未见过水稻的她,如今俨然已成为种地“熟手”。“缠缠来了!”踏着泥泞小路缓缓前行,沔城回族镇上关村村民危尚炳老远挥手打着招呼。“危师傅,您的播种机可能出了点问题,您看,这些秧苗并不整齐。”一一察看秧苗长势后,杜缠缠当场给他点出问题。

望着田地里忙活的“博士们”,危尚炳笑脸盈盈。然而,8年前,他却并不看好“杜缠缠们”的田间“革命”。村民们的疑虑不无道理。科技小院会不会是一阵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小院师生工作在田里,吃住在院里。在日复一日的“磨合”中,村民们渐渐打消顾虑。对杜缠缠而言,科技小院是一个和校园完全不同的世界。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她干的第一件事,是进入小院,和师兄师姐们一起下田。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团队,这个位于郭河“乡旮旯”的小院将课题聚焦稻再鸭菇综合种养。“说白了,就是将再生稻与鸭子、菌菇等共养,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高土地经济价值。”团队负责人彭少兵介绍。

有对比才有说服力。小院师生在田间地头组织观摩,把科学种养的综合效益理得清清楚楚。“道理讲得透彻,账也算得明白,我们没理由再质疑。”郭河镇中岭村村民邱红珍说。几番回合,大家几乎都接受了小院提倡的种养模式,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无人机上天、机器人下田、博士生种地,村民们曾不敢想象的场景,正在广袤田野变成现实。一批批“杜缠缠们”誓把论文写在田间大地。向“新”而行,“院长”王卫斌把小院路径分成三个阶段。“从科技帮扶的1.0版、产业兴农的2.0版,到乡村振兴的3.0版,科技小院不仅改变了田间的生产,也改变了乡村的人。”他说。把“新质生产力”种在田间地头,王卫斌介绍:“小院的运转原则始终是从农民中来,到农田中去,围绕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农户同研究,同实践。这些课题和项目,不仅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真正需要的,往往也是最前沿的。”大地不仅收获粮食,也产出学术成果。老乡们从田里得到更大收益,师生则获得一手数据。十年间,这个“科技小院”累计培育出硕士24人、博士5人,推广新技术27项,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小院里有大文章




一座院落、几间平房、一队师生、若干实验田,是科技小院的“标配”。小院虽小,作用却大。2024年,“科技小院”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把“科技芯”安装到广袤沃野。

  小院里,有真情。正如“院长”王卫斌所言,不与农民交朋友,不了解“三农”,又怎会“爱”农?厚植“三农情怀”,尤需融入当地。小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助民生、治学问,让专家变成农民,农民成为专家。护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市委、市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拿出满满诚意”,围绕农业生产、试验全流程,为博士们提供可选择、能落地的基础场地保障。

  小院里,出真知。俯下身子,方能看清地皮。小院连接“象牙塔”与“泥土地”,蕴藏新质能量。10多年来,华中农业大学的“博士农民”“自找苦吃”,把书本与实践紧密结合,聚焦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开展应用。智慧农业、高效用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一项项新技术在这里落地,直接惠及农民,实现向乡村振兴“输人”与“输智”相融合。

  小院里,探真路。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谁来守护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小院杠杆”四两拨千斤撬动“乘数效应”,在“农家小院和科技小院,产业和就业,党组织和经济组织,富口袋和富脑袋”的辩证法里找方法、寻路径。一批批有知识有理想的“新农人”回归田野,与乡村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双向奔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术成果留给农民。播种“科技小院”,连缀乡村振兴大美画卷,在好风景里创出新经济。



来源:仙桃日报记者张曼编辑:张岂

往期精选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仙桃市人民政府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